最近出了一个让行业“惊诧”的事儿。一家在管理体系认证领域认证量级跻身三甲的认证机构及其分中心,突然之间,注销了。
这则消息看似突然,实际上“草蛇灰线”,一切皆有迹可循:2018年12月11日申请暂停认可资格;6个月暂停期满后,2019年6月11日申请注销认可资格;紧接着,2019年7月18日,该机构及分中心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已注销。简直干脆利落!一时间引发业内感叹:这么大一家机构就这样说死就死啦!?其实,我们的叹惜可能是多余的。在这家机构的生命曲线中,有个关键词“机构申请”。看得出来,机构一直都掌控着节奏,结果也颇有些主动请死的意味,不难想象在这波操作里面肯定有它自己的逻辑。
实际上,行业进进出出都是正常,我们提到的这家机构也不是个案,只是名头和体量都比较大,关注度更高。正因为如此,让我们想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些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机构现在都在干什么呢?还真是有些好奇。
关于这个疑问江湖早有传闻似乎也并不神秘,业内认同度比较高的说法就是:某些退场的机构已经换了个马甲再次入场。但是,对个别返场的机构而言,上一次的离场不过是因为逃避监管、减少损失而采取的自我保护,风平浪静之后他们找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三舅姥爷再包装成立一个新机构,你要什么条件我具备什么条件,还真是谁也说不出毛病来。但问题来了,这样的机构新瓶装老酒,其精神实质和经营内核完全没有变,这个身份捞不到钱了我就想办法换个身份再重复一次,但“干一票是一票”的初衷始终不变。这,就可怕了。
还是那句话,行业正常出入是常态。但是总会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熟谙行业规则,清晰各种门道,善于在政策的缝隙中游走并努力将之最大私利化。不难发现,他们大致的运作路数是:在短期内迅速发证又在短时间内迅速注销。为了迅速发证,他们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名义与个别“志趣相投”的企业私相授受,因其脱离了认证本质,不可能提供真正的认证服务,不过是利用认证的招牌榨取个人私利。一旦看到势头不好,就先来一记金蝉脱壳,再来一招诈死还魂,因其饰伪性和表面合理性极强,监管难度很大。这种行为看似不违法不违规,但一旦这种行业“快闪”演变成一种经营模式,对认证事业将贻害无穷。
行业发展到哪里相应的监管规则就应该制定到哪里,认证机构与认证结果之间也必须强化连带责任。总之,都做沉默的大多数等不来好的行业生态,是应该引起整个行业高度警惕并采取应对措施的时候了。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19年第8期